考前高效的复习,对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今天,小编特邀历史和物理科目的老师,梳理加试题考点及特点,提出复习教学建议。
历史
2015年10月迄今,浙江已举行了四次学考选考。本文试对前几次选考题目作简单评析,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求教于方家。
试题分析
1.试题主旨和考点
对一份试卷,师生最关注的往往是“考什么”。为此,首先对试题主旨和考点作分析,见表1。
2.试题特点
立意高远,回应时代主题。如Ⅳ卷33题,以近代民族工业和詹天佑为考查点,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Ⅰ卷34题呼应当年热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引导考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危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引领课改,关注核心素养。浙江选考历史试题积极关注当前教育界的热点核心素养,以此支持课改,引导教学。如“时空观念”素养方面,Ⅲ卷29题和Ⅳ卷30题分别以4幅地图考查19世纪以来的巴尔干地区形势变化、罗马文化遗迹的时代性和区域性;Ⅳ卷27题涉及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法国和德意志帝国;Ⅳ卷33题第一问考查“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
考查能力,彰显学科特色。选考卷的难度虽然总体上低于以往的文综卷,但是坚持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的方向并没有改变。如Ⅰ卷30题和Ⅱ卷的29、30题体现“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的考核要求;历次试卷的开放性设问——33题第二问则是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最典型例子。第26题连年考查史学方法和素养,具有独特的“浙派风格”和浓郁的历史味。
突出主干,侧重两个时段。考试标准规定的30分选考约有190个考点,与70分的学考考点相当。从表1可见,历次考试都没有偏题、怪题。涉及的考点如“孔子”“科举制”“资本主义”“人文主义”都是重要的史实、人物、概念等学科主干知识。从主观题来看,要特别关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通史意识,强调模块糅合。浙江省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和考试标准都是专题史的体例,但是选考试题从命制到编排都具有“中外相连、古今贯通”的色彩。如Ⅱ卷27题考查中西启蒙比较,所有的主观题都是必修和选修、选修与选修巧妙而自然的糅合。
开放创新,倡导多元理解。33题第二问历来都是开放设问,提供两种认识以及逻辑阐述论证的作答要求,考生的作答空间和思维视域更加开放。这既体现了新课改的选择性理念,也彰显了历史学科多元理解的特色。
多样设问,体现选拔功能。如表2所示,虽然两个主观题总共仅有4问,但是设问形式却不单一。既有“指出”、“写出”等复述教材知识的设问,也有“概括”、“概述”、“分析”、“说明”等较高的能力要求。其中,“概括”出现8次,这也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学科能力,须引起高度重视。
教学建议
从“考什么”、“怎么考”出发,反思“怎么教”、“怎么学”,这应该是复习的一条“军规”。以下复习策略、课堂教学和解题训练等三方面的建议,希冀在“战略”和“战术”层面对师生有所帮助。
1. 复习策略
“生本”意识。新选考制度下,学生可以从多个考试时间中任选时间参加,教师也需要组织多次复习,每次面对的学生群体可能还不一样。这对教师如何从学情出发,活化教学方式,避免“炒冷饭”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史”意识。鉴于试题特点以及学生对专题史“茫”和“乱”、考试时不能调动相关知识等现状,渗透“通史”意识已成复习的当务之急。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关联必修和选修的知识点,关注重要历史节点,以纵向时间轴为经,体现历史发展动态过程,以历史内容间相互联系的专题史为纬,体现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从而构成网状知识体系。比如,在复习“人文主义”这一重要概念时,可整合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选修4“东西方的先哲”以及选修6“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等专题,既梳理了人文主义漫长的发展历程,又从人物、建筑、文学、宗教等角度理解了它的丰富内涵。
“并重”意识。相对于学考题,选考题难度略高,也更能拉开考生差距,但从赋分来看,做错一个简单的学考选择题和一个较难的选考选择题,对考生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复习时千万不要把大量精力投入到选考部分,却忽视了学考。
“滚动”意识。有教育心理学专家指出:“人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旧知识,也有助于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在有多次考试机会的情况下,学生更易出现“学了新的忘了旧的”、“知识不会活用”等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模拟考试等环节中,要多多联系已复习过的内容,以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
2. 课堂教学
课堂是复习的主阵地。笔者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为例,谈谈提高复习课有效性应注意的三个“度”。
把握“高度”。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高度解读本课,使教与学不偏离专题主旨,思考为何“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明清之际黄宗羲等人的思想与儒学到底是什么关系?
拿捏“准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分析活跃的背景,看似全面却不精准。学者葛兆光说:“什么是思想史?就是要研究思想如何回应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所提出来的问题,这些回应又是怎么变化的。”黄宗羲等人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就是——明朝为何灭亡?从“明亡的反思”分析为何会活跃,无疑找准了关键点,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他们的主张。
挖掘“深度”。不少老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比较中西社会环境,进而分析“为何明末清初思想没有形成像欧洲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绕开思想本身的社会环境比对易流于形式。从解读思想的影响角度,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为何说顾炎武等人“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又“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思想武器”,“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这就需要将明清之际活跃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作比较。
做好这三个方面,相信学生能减少教材的“厚度”,真正把书读薄。
3. 解题训练
训练解题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真题是最好的训练材料。有的老师喜欢“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题目”,却没有充分利用最权威、质量最高的真题。它不仅有助于领悟命题专家的出题思路,还能提高考试技巧和丰富实战经验,并有效检验复习效果。如Ⅳ卷第33题,将詹天佑置于近代中国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的历程,这启示我们复习人物史不能就人物讲人物,要有“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意识。
功夫花在平时。吴伟在《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一文中指出:“对历史学科能力产生‘高深难’的误解,是没有认识到任何能力都是有层次的。”以获取历史信息为例,这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就分解成“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体现了同一能力的不同要求。考试当然能检测和提升学科能力,日常教学也应该处处体现学科能力。如Ⅲ卷第34题第一问,需要考生首先阅读两幅壁画,写出它们的内容,其次要对壁画内容和人文主义的内涵进行解读,建立两者的关联。这很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对思想概念的解读,不能死记硬背。人文主义可以通过文学、建筑、绘画、思想等多方面表现。
研读真题答案,寻找差距。复习中需跨越学生答案和真题答案之间的“鸿沟”。以“分析和概括”能力为例,Ⅰ卷34题第一问是“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面对并不艰涩的材料,很多学生没有找准或找全“经济惩罚”、“右翼武装团体”、“经济危机”、“当时的德国政府”、“纳粹党”等关键词,还有不少学生写诸如“德国具有专制主义传统”这样符合史实却不切合题意的答案。经过长期的训练和试错,学生自然会慢慢懂得如何审题、如何划分材料层次、如何寻找关键词并运用历史学科术语简洁扼要地书写。
(本文作者:肖云豹 高级教师)
物理
本文通过整理前几次选考加试题的知识点分布及考点要求,总结加试题特点,由此提出了新高考背景下的五个教学建议。
加试题知识点及考点要求
加试题特点分析
1.三道多选题
三题由易到难,内容全部来自(3-4,3-5)。知识面广,知识难度要求高,基本上是c或d级要求。定量考点主要是几何光学、振动与波、光电效应、玻尔模型、光的干涉、原子核物理。定性考点主要来自教材的一些重要句子,判断对错,近代物理内容更多些。题目内容往往来源于教材题的改编、不同题的拼接、国外教材移植,集思广益而成。
2.一道实验题
实验题考查分三个层次:做好、会做、做过(基于教材,仪器选择,仪器认识,基本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以电学或光学为主,以课本实验为基础,以求变化,或更有设计的味道。
3.两道计算题
其特点主要有:
低起点,中下水平的考生亦可得分;
突出考查思维逻辑性、缜密性和灵活性(边界问题、最值问题等);
电磁感应、安培力、动量定理等的综合。动量定理是选考的一个重点;
电磁学与力学、数学(几何)的综合。
源于现代科技,原创,新情景,新材料,新设问。
教学建议
1.立足基础 教材为本
近几年的物理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来源于教材的题目。例如 2016年4月卷第23题,这是一个压轴题,最后一小问就来源于3-5。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上的素材,依据教材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也要结合高考实际,在复习中相应补充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注重实验 强调操作
物理实验的知识和技能是物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复习绝不能搞“纸上谈兵”,走“黑板上讲实验,练习上写实验,考试时背实验”的歧途,要把实验复习需要的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落到实处。
3. 组合模型 善于分解
新高考加试题中第一道计算题往往是以简单模型组合的方式来进行考查,因此,必须学会将模型逐个分解,一个模型一个过程地加以解决。例如2016年10月卷第22题中的装置:
它由三个模型组成,分别是切割磁感线模型,弹簧模型、平衡问题,电路问题。针对这三个模型,一个个加以解决。
又如,2016年4月卷第22题考查了中学生解决多力多运动复合问题的能力。解决不同运动衔接的关键知识点有两个:一是速度;二是几何关系。如果考生掌握这两点,就能顺利求解。该题分别由以下三种运动衔接方式组成,分别是:
所以在教学中要把这种组合模型逐步分解,各个击破,方能成功。
4. 注重迁移 强化建模
新高考加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考生把实际情景转化为物理模型,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和建模能力。
所谓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景、解决新问题时所具有的能力,包含旧知识与新情景的链接能力、对新情景的感知以及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可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将已掌握的知识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到新的环境中,探索未知的知识和规律。
建模是指能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想化、等效、对称和近似处理等),研究实际问题,并将其转换成简明、典型的物理情景或物理模型。
例如2015年10月卷第23题:
本题实际是一个回旋加速器的拓展,若能将回旋加速器的模型加以迁移,就不难解出此题了。
5.重视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
《学科指导意见》、《考试说明》对物理复习提出了基本要求,需要贯彻执行,但考虑到命题的灵活多样性,均要求考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建模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严格把握大纲的同时,不能死扣大纲。例如2017年4月加试题中最后一题就涉及到斜抛运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逆平抛运动处理。这样的例子在新高考加试题中还有很多,我们都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所以在教学中稍微拓宽一点知识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益处的。
(本文作者:俞国富 高级教师)
原文均刊载于《浙江考试》期刊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