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学校高三生进行了一模考试(也有部分地区还没有进行),可考试不可怕,可怕的是考试后的事情!
一模表面上看着只是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现在的情况,好及时调整状态、做好规划,更好的打好高考这个终极战。可在看不见的地方,一模考试后往往决定了大部分的学生往后的状态,部分学生日后会成绩一落千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不满意、挫败感强
有的同学考试前可能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如总分在几百几十分以上,甚至各科多少多少。所以拿一模考试成绩和即将到来的高考成绩作对比,这是一种常有的心理。可这种心理恰恰在没有达到自己目标的学生那里是个致命的打击……不好的念头开始出现,甚至恨自己为什么这道题会错?看着自己惨败的成绩,开始郁闷,心情低落……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没达到自己的目前很是有挫败感……
不甘心、自我怀疑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弱科,而重点突破弱科,力争到了高考时不再拉低总分和名次,就成了许多有弱科学生的目标。有的学生甚至从高一就开始努力争取在高三之前就解决弱科问题。有成功解决的就会有失败的。然而,事与愿违的很多,据了解,能真正在高一高二解决弱科的学生并不多,更多的学生是带着弱科走进高三,甚至一弱到底。
所以一模,第一个可以与即将到来的高考成绩作对比的测试,就让许多努力解决弱科问题的学生,格外的在意自己的弱科成绩。而一模后,弱科越考越低的学生就出现了怀疑自己的状态:我努力了成绩怎么没有变化啊?是我太笨了吗?……
不开心、陷入迷茫
有弱科就有强科(自己擅长的学科),而越是想考好强科,却为什么越考不好呢?有的同学深有感触,平时自己最擅长的学科却是重要考试中考得最不理想的科目。强科总考不好,就陷入迷茫……迷茫自己的学习、迷茫高考的意义……情绪低落,信心丧失。
深度分析
以上这些不良的情绪很容易在一模后出现,很轻而易举的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效率和结果。发生频率高、影响巨大让人惊叹!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因为这段时间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准备高考的“疲劳烦躁期”,学生表现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心情烦躁。
情绪看着很小,但影响却很重大,所以在本就是“疲劳烦躁期”中,一模后考不好的学生就很容易出现以上问题。听过许多资深的高中班主任说过同样的话,一模普遍偏难,却往往很容易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所以一模成绩一出,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定位自己,调整状态,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导致后来成绩一落千丈!
解决办法
问题出现就要去及时解决,而不是让你的不良情绪导致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及时调整状态、调整目标、期望不要过高、查漏补缺、集中注意力想我怎样做才更好,才是正确的做法。那么具体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树立正确的态度
高后现实与期望的对比后遗症会使心理压力增加,对正常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起干涉作用。使自己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不利于学习,不利于往后考试的正常发挥。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很好,可以激励自己,考前要放弃这些念头,考后更应该要放弃这些对比后遗症。
1、正确认识自己,你目前班级中学校中大概处于第几位,甚至某学科大概处于第几位,在高考中最大的可能也在第几位左右,除非超水平发挥。
2、不要期望超水平发挥,超水平发挥一般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你的期望下,你越是期望,往往就越是失望。
消除挫败感与自我怀疑
心理学里有个自我训练法对消除挫败感、自我怀疑很有效,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同学。
即:
通过多回忆过去考试中成功的体验,通过内心辩论,多与自己对话,分析出现的消极意识中不合理的成分,以达到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态度,增强参加考试的信心,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下次考场上。
例如:
“××同学总比自己考的好……我那么努力为什么总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我怎么那么笨,我怎么那么失败……”针对这种意念,引导自己辩论:“这种想法有必要吗?毫无必要!班里确实有比自己更强的同学,但是高考这场马拉松,更多的价值是自我的成长!这次失败不代表下次的失败,努力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目标是个人的目标,努力了还达不到的目标是不是好的目标?好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够得到!所以自己要调整目前,下次继续努力!”
考试固然意味着同他人的竞争,但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归根到底是同自己在竞争。因此,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同学比自己强上、放到自己笨上,这种心理多么幼稚!而且它使自己离开当前的中心任务,而把精力白白浪费在毫无价值的挫败感上,助长了自卑情绪,使自己丧失了信心和勇气,简直是一种精神枷锁。希望同学们都能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认识到错误的看法,多找自己的优点和好的行为,形式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的认识自己,放弃枷锁,勇敢前进!
平衡:学习动机
强科总是考不好,深究其原因就是“一定要考好”的心理在作怪。心理学上将其称为过强的动机。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说的就是动机水平与成绩二者之间的倒U曲线关系:动机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能引起最佳的工作状态,也不能得到最佳的成绩,中等程度的动机在学习和考试活动中可以取得最佳效果。也就是说,想考好的愿望过于强烈,紧张、焦虑的水平也就过高,在焦虑状态下,人的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过分狭窄,思维效率降低,因此,考试时的认知活动受到限制,成绩下降。
平常我们总说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就是这个道理,越是觉得重要的考试,考前进行适当的放松是很有必要的!
放松的目的就是为了平衡我们的动机。说到这,大概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小考要小玩了吧,对,就是为了加强动机!
在这里,尤其提醒两类考生要格外注意一模后的状态:
一模考砸了,怎么办?
每次考试必定有人欢喜有人忧,即使考得不好,也要乐观对待。一模成绩和试卷情况对二三轮复习有着指导性作用,针对学生的不足找出问题根源、强化基础、查漏补缺、深化疑难点,找出学生潜在优点,发掘兴趣点,对症下药,层层突破;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避免错误重现!
案例:
数学一模才60分,高考居然考了120分!
理科女且语文英语较好而数学跪的一塌糊涂,高三的时候一模二模的数学成绩也都是只有60,70左右,语文英语的话是常年稳定在120左右,以至于语文老师常常念叨我快点去补习数学。最后高考三科都上了120。
我的逆袭秘诀就是:根据一模试卷,乃至一模前的试卷,整理考题。在卓航考前特训营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对于90%能做对的题,做到能够举一反三;错题集每天练;迷迷糊糊好像知道又不知道的题目,找学霸,找老师;对于根本看不懂的考题,直接放弃。
一模考得好,怎么办?
一模中,对于超常发挥的考生,切忌因欣喜若狂而放松学习强度和韧度。因为,高三是一年循循渐进的复习过程,一时的成绩高峰,并不代表将获得很棒的高考成绩。年年都有不少考生,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不错,而放松对学习的紧张度和熟练度,最终导致高考中粗心大意或者直呼“我明明记得呀,可——!”,高考成绩可想而知。
一模不仅是成绩的检验,更是能力的提升!学生面对大型考试势必会手忙脚乱,无论是时间把握上、做题速度上、考试心态上都是需要经验积累。其次,掌握考试做题技巧,找到做题节奏,有了题感才能才能解决真题的“困难户”。
所以,通过一模,考生在知道成绩和排名,应该做的是根据成绩来确定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根据试卷题目的对错来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优势学科。整理错题集,把题目进行分类与总结,理清思路,对整体有个知识网,以方便融合贯通,让成绩更上一层楼!
正确对待一模考试成绩:
1、一模不是正式高考,只是一次诊断性的摸底考试,其实质性意义是“查缺补漏”,是为了让我们在后两个月的复习中确定重点、制订策略。
2、考试不理想,这正是及早地提供了高考前的预警信息,暴露出同学们在学习上、心理上的弱点。使我们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这是好事。
3、一模成绩与高考成绩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存在三种可能,一是高考成绩高于一模成绩,二是高考成绩与一模成绩持平,三是高考成绩低于一模成绩,这三种可能性完全取决于我们今后一段的复习心态和复习策略,所以不能将一模成绩绝对化,不能总是在成绩上作文章,要透过成绩抓住本质问题,要切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4、对自己的成绩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就是与周围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进行比较,从考前的学习状态,考前的努力程度,自己的学习方法,考前的准备情况以及自己的应试策略与技巧等等各方面进行对比反思,找到自己与别人有差距的真正原因。
纵向比较就是根据本次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所得的成绩与上几次的成绩进行比较。看一看有没有进步,进不了多少?总成绩比较完了,再从单科成绩上做一下比较。只有比较,才能找到差距,只有找到差距,才能及时分析原因,及时改进,总结提高。
5、反思自己的考试心态与答题策略和技巧,查找自己的知识盲区和低级失误。
6、在心态上要给自己一个积极暗示,气可鼓不可泄,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高考也是心理的考试,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比的就是复习心态、考试心态。所以要和我们的教师与同学要多沟通多交流。
一、学会科学拆分
什么叫“拆分”?说的简单一点儿就是将一摸考试成绩按学科将分数进行拆解,也可以理解为将每一个学科的失分进行拆解。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比如数学卷面分是150分,考生实际得分是105分,失分45分,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分析失分题型、类型,失分点主要在一卷选择题上,还是二卷的填空题和解答题,所谓失分类型是说失分点主要在难题上,还是中档题、容易题上;
第三步是失分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还是学科能力上的问题;是计算马虎还是审题不仔细等等。
拆分的重点是将会做的题做错了的失分计算清楚,原因查清楚。
为什么要“拆分”?
第一,拆分可以鼓舞士气!许多同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明明会做的题却做错了,失分了,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有的考生这样的错误科科都有,将每张试卷不该失分的分数叠加在一起,少则十几分,多则二三十分!这是一个不小的量,如果在正式高考时能够做到“一题不二错”,仅仅将不该失的分找回来,那么高考总成绩就可以提高一大块。
第二,拆分可以找到“病因”,可以找出“教训”,那么查缺补漏就有了针对性。我们所说的“拆分”,重点是会做的题做错了而失掉的分,失分只是外在表现,失分的内在原因一定要认真查明,查失分原因的过程就是“确诊”过程,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这样就可以做到“药到病除”。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有一个规律性毛病: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学生照错不误!今天刚刚做过的题,今天刚刚改正过来的题,明天照错不误。这就是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原因,也是老师有时候着急的原因。拆分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我们克服这方面的毛病。
第三,拆分要科学、准确、实事求是,拆完分后要将拆分结果一一落实。拆分有规律、有方法,要静下心来,一科一科地、一题一题地进行拆解,根本下不了手的题放在一边,“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拆分首先要准、要稳,一定要抓住不该失分的题。拆分要从容易题和中档题入手,因为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中低档试题,会做但是失分的题也多在中低档试题中。拆分后的分析要在今后的复习中一一落实,保证不再重犯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深入总结反思
所谓深入反思、深入纠错,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训的工作是建立在科学拆分的基础之上的。总结经验、教训包括答题策略、时间掌控、答题顺序与答题节奏等等。
总结什么?
1.首先是按一定的项目分类,然后进行数理统计,找出主要的失分领域。
如可以设立“根本不懂”、“考时忘记了”、“掌握不准确”、“粗心大意犯低级错误”和“审题错误”等项目,对全部失分进行分类,得出失分率,这样就可以大体了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设立“章节”、“专题”、“内容”、“思维”、“分析”与“计算”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2.其次是进行深层次分析,看看隐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如“审题错误”是众多同学失分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是时间不够用造成的?是心理紧张造成的还是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目造成的?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又如“考时忘记了”也是常见的失分原因。
那么,是识记不牢固,还是过于紧张?是过于疲劳(身体不好),还是思维不够敏捷(根本就没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种具体原因大体都可归入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与身体素质和考前准备五个方面。
3.最后是制订整改措施。
没有具体的措施,光说“今后要努力学习”等于不说。在找出找准失分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抓住主要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以此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当然,同样重要的是以后的行动。心动不如行动。再好的学习方法,只有与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只有转化为每位学生的日常行动,才会产生积极效果。
反思什么?
1、在基础知识方面进行分析反思。
基础性考点一共丢了多少分?具体是哪些基础考点丢分?为什么会丢分?是常考点丢分还是难点丢分?丢分的考点是否是自己的盲点?丢分的题是否属于自己本来会做的又没有做对的?为什么?
2、在答题策略方面进行分析和反思。
你的答题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答题顺序是否合理?
3、在其它方面进行分析和反思。
本次考试你的身体状况如何?学校的备考氛围如何?考试的环境如何?
4、在答题方法和技巧方面进行分析和反思。
你是否有认真审题?你是否运用了必要的考试技巧?(如:快速阅读、捕捉、获取有效信息能力、信息筛选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三、刷题要选择靠谱的卷子
高考前会有各路押题卷,其实总体来看,押的主要都是考法,也就是知识点、考查方向、设题角度等,不能依赖押题而忽略日常复习,但做一些押题卷或看一些考前预测类课程,可以增长考生的见识面,减少高考考场上遇到陌生试题产生慌乱的概率,改善应考状态、提高士气,提高超常发挥的概率!